欢迎光临6165cc金沙总站检测中心
电话: 13986186963
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说:“大雪,十一月节,至此而雪盛也。”因“雪”是寒冷的产物,代表寒雨天气,这节气的特点是气温显著下降,强冷空气往往能够带来雨或雪。
大雪节气养生“七宜”
01
宜保暖
天冷以固护阴精为本,宜少泄津液。故冬“去寒就温”,预防寒冷侵袭是必要的。但不可暴暖,尤忌厚衣重裘,向火醉酒,烘烤腹背,暴暖大汗。
02
宜健脚
必须经常保持脚的清洁干燥,袜子勤洗勤换,每天坚持用温热水洗脚,同时按摩和刺激双脚穴位。每天坚持步行半小时以上,活动双脚。此外,选一双舒适、暖和轻便、吸湿性能好的鞋子也非常重要。
03
宜多饮
天冷虽排汗排尿减少,但大脑与身体各器官的细胞仍需水分滋养,以保证正常的新陈代谢。一般每日补水不应少于2000~3000毫升。
04
宜调神
天冷易使人身心处于低落状态。改变情绪低落的方法就是活动,如慢跑、跳舞、滑冰、打球等,都是消除冬季烦闷,保养精神的良药。
05
宜通风
天冷时,室内空气污染程度比室外严重数十倍,应注意常开门窗通风换气,以清洁空气,健脑提神。
06
宜粥养
饮食忌粘硬生冷。营养专家提倡,晨起服热粥,晚餐宜节食,以养胃气。特别是羊肉粥、糯米红枣百合粥、八宝粥、小米牛奶冰糖粥等较为适宜。
07
宜早睡
冬日阳气肃杀,夜间尤甚,要“早卧迟起”。早睡以养阳气,迟起以固阴精。
大雪节气养生“七防”
01
防消化道溃疡
这时由于寒冷刺激人的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,支配内脏的植物神经处于紧张状态,在副交感神经的反射作用下,致使胃肠调节功能发生紊乱,胃酸分泌增多,进而刺激胃粘膜或溃疡面,使胃产生痉挛性收缩,造成胃自身缺血、缺氧,从而引起胃病复发。
因此,要注意胃的保暖和饮食调养,日常膳食应以温软淡素、易消化为宜,做到少食多餐、定时定量,忌食生冷,戒烟戒酒,还可选服一些温胃暖脾的中成药。
02
防呼吸道疾病
包括感冒、咳嗽、肺炎等。因此,家中务必常通风换气,哪怕室外天寒地冻,每日也需定时开窗,让新鲜空气涌进室内。出门时,可佩戴厚实且贴合面部的口罩,它能隔绝外界病菌侵袭。
03
防煤气中毒
利用煤气洗澡或用煤炉取暖,都可能引起一氧化碳中毒。
一氧化碳无色无味,却有着惊人的破坏力,因此,每一次使用煤气设备与煤炉前,应细致检查通风、排烟是否良好,并安装合格的报警装置,定期维护设备,筑牢生命安全防线。
04
防虚脱
长时间用热水洗澡,很容易发生虚脱而晕倒。此时应让虚脱者平卧,并口服温盐水。
05
防晨练病
天气寒冷时一些人坚持早锻炼,因身体未适应露天环境,很容易发生心慌、胸闷或低血糖反应。
06
防烫伤
慎用热水袋给老人或婴儿取暖,因他们对温度不敏感,很容易发生烫伤。
07
防不当御寒
方式包括门窗紧闭不通风、钻进被窝蒙头睡、穿着过厚导致身体过热、使用电热毯或热水袋不当等。
这些行为虽然初衷是为了保暖,但却可能带来健康风险。
1.门窗紧闭不通风:这种方式会导致室内空气质量下降,增加呼吸道疾病的风险。长时间不通风,室内二氧化碳浓度会上升,氧气含量下降,容易引起头痛、头晕、乏力等症状。
2. 钻进被窝蒙头睡:这种做法会减少头部与外界的空气交换,导致呼吸不畅,影响睡眠质量。此外,被窝内的湿度和温度较高,容易滋生细菌和螨虫,对健康不利。
3. 穿着过厚导致身体过热:过度穿衣会使身体出汗,衣物湿透后反而会吸收体温,使人感到更冷。此外,过厚的衣物会限制身体活动,影响血液循环。
4. 使用电热毯或热水袋不当:长时间使用电热毯或热水袋可能导致皮肤烫伤,尤其是老年人和糖尿病患者,他们的皮肤感觉可能不敏感,更容易受伤。此外,过度依赖这些取暖设备可能会影响身体的自然调节能力。
免责声明:本文章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,如有文字、图片、视频或者其他内容涉及侵权或违规,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修改,谢谢!